今年一季度,鄒平縣主要經濟指標穩增長勢頭強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3.8億元,財政總收入34.6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7%、19.3%和10.4%;增幅均為近6年來最高,一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創近10年來新高,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都創下近4年來最大增幅,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現。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的新一輪轉型升級下,如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處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各地都在探索、在發展、在破題。
“堅持整體謀劃,聚焦重點突破,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逐步走出鄒平新舊動能轉換的路子。”幾個月來,鄒平縣委書記皮臺田一直“沉在基層”,從重點企業到現代農業,從傳統產業到新興業態,通過調查研究,理出了鄒平新舊動能轉換的“路線圖”,打出了加快發展“優勢牌”―“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按照‘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并舉的思路,進一步深化改革,延伸產業鏈條、培育新興產業、建設現代農業,使新動能覆蓋一二三產業,全力打造實力、品質、魅力、活力、幸福‘五大名城’。”
建鏈補鏈強鏈
提品質釋放新動能崛起增量
5月25日,第十四屆青島國際家具展開幕,鄒平縣伊斯特家居公司的全鋁家具驚艷亮相,備受業界關注,鄒平家具和鋁產業以這樣一種全新的姿態進入人們視野。“全鋁家具最大特點是綠色環保,不需要噴漆、打膩子,真正零甲醛、零污染。它還不開裂、不變形,防火防水,可回收,優勢非常明顯。”伊斯特公司負責人楊東升這樣介紹全鋁家具產品的特點。
伊斯特公司所在的好生街道號稱“江北家居制造第一鎮”,有家具業戶1000多家,是全省重要的優質家具生產基地,家具制造產業集群成為省級產業集群。著眼于優勢產業結合,鄒平縣積極引導當地傳統的家具制造企業發展全鋁、鋁木等新型家具產品,延伸鋁產業鏈條,提升鋁產品的附加值。在青島國際家具展會上,伊斯特公司展出的全鋁家居產品已達30多個種類。金潤東等3家企業全鋁家具已開始試生產,又有10多家企業先后前往廣東、青島等地進行學習考察,全鋁家具原料―鋁型材的木紋轉印生產線也即將在好生街道投入生產。
而毗鄰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的金富信家居公司,則把全鋁家具和鋁木家居的研發作為產業發展方向,建設集原料供應、產品研發、產品銷售等于一體的鋁木家居產業鏈,細化分工,吸引和帶動更多的家居企業加入其中。目前,全縣有十幾家家具企業開啟了由傳統木制家具向鋁家具這一綠色環保無污染產業的轉型步伐。
全鋁家具的開發是鄒平加強鋁產業鏈條延伸,轉換動能的縮影。著眼于涉鋁、紡織服裝、食品醫藥、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的優化升級,鄒平積極圍繞產業鏈進行“建鏈”“補鏈”“強鏈”。3月份,7家國內鋁行業領域的精英企業首批入駐長山鎮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這7家企業前期計劃總投資額96億元,項目采用鄒平當地生產的鋁棒、電工圓鋁桿等中間產品為原料,產品范圍涉及鋁型材、幕墻板、鋁模板、電力電纜、復合材料等多個領域,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等特點,投產后預計年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利稅30多億元。目前,7個項目均進展順利,進入實質發展階段,其中一家企業已有新產品問世。
根據發展規劃,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將著重培植建筑、交通、電子、包裝、電器、消費品領域用鋁等六大鋁深加工板塊,完善一批橫向配套產業,如現代鋁物流、擠壓磨具、機械制造等。到2020年,園區鋁深加工企業總數力爭達到20家以上,鋁深加工產能超過200萬噸,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
突出質量和效益導向,推動產業向高端高質邁進,鄒平在活化存量、優化增量上下功夫,力爭通過3―5年努力,主導產業形成5000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名副其實的“世界鋁谷”。今年重點抓好魏橋創業高精鋁板帶、西王集團高速重載高強度鋼軌、創新金屬高檔鋁合金電子材料等50個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如期投產達產,計劃年內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00億元,力爭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突破70億元。
優化供需結構
推轉型激發新動能變革存量
經過緊張的籌備建設,鄒平縣鋁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將于7月份初步上線試運行。該公共服務平臺高標準設計,集孵化、研發、重大科技攻關及信息發布于一體,主要為涉鋁企業提供信息共享、展示交易、檢測檢驗、公共性技術轉化、兩化融合、質量控制、設備共享以及政策服務、投資融資、人才引進、教育培訓等相關服務。
“鋁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將‘串’起產、學、研、企,讓鄒平鋁行業如虎添翼。我們把平臺建設作為能否實現世界級‘鋁谷’目標的關鍵因素。”縣委副書記、縣長鄒繼剛介紹,鄒平作為全球最大的鋁業生產基地,現已形成完備的鋁產業體系,興起了魏橋創業(中國宏橋)、創新集團等鋁企業群體,建成省高強高韌鋁合金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5家省市級技術中心,是全省唯一以新材料命名的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有利于鋁產業逐步形成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和長效機制,對于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專業化分工協作和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促進鋁產業的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新商業模式、新業態對經濟的融合與滲透,不斷衍生出新的動能。
產業聯盟作為新的重要的產業組織形式也在鄒平成功“落地”。山東魏橋創業集團、煙臺港集團、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幾內亞博凱礦業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國贏聯盟,聯盟整合各成員的優勢資源對幾內亞博凱地區鋁土礦實施開發。2015年11月,在幾內亞開采的第一船鋁礬土抵達煙臺港,一條自國外礦山到國內工廠、集多式聯運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正式建成。
從去年開始,臨池鎮把42家小電鍍企業集中到一起,成立了興忠電鍍中心,每家企業獨立生產的同時,統一進行生產廢水的收集、處理,處理后的中水再返回車間循環使用,廢水處理中產生的固廢壓縮后銷售給特定企業進行金屬再提純,廠區的房頂統一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解決電鍍中心企業生產用電,從原先散亂的一個個的污染源變成了節能環保企業,電鍍生產走向了有序和規模化。
圍繞優化供需結構,鄒平利用工業經濟發達,大中型企業眾多等優勢,大力推動企業加快主輔業分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補足短板。西王集團立足企業1500萬噸的貨物年吞吐量,與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物資學院合作,啟動全產業鏈現代智慧物流項目建設,打造對外服務、對內經營、三產配套、電商平臺建設為一體的現代智能物流體系,全力推進企業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該項目使企業物流成本從10%左右,降低到5%,綜合效益非常明顯。
目前,鄒平正依托濱州(鄒平)保稅物流中心、西王智慧物流、黛溪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借助濟青高鐵、濟青高速拓寬改造、小清河復航、壽平鐵路等重大建設契機,整合資源,加快推進現代保稅物流園區,并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力爭培植一批特色物流企業和物流園區,努力把鄒平打造成為功能齊全、輻射周邊的區域性保稅物流產業中心,加快推動現代服務業提速提質。
推進土地流轉
促改革注入新動能打造新優勢
明集鎮段橋村是一個有4360口人的大村。2016年該村完成土地流轉,7300余畝耕地全部被57戶種糧大戶承包。土地流轉后,通過土地整理和規模化經營,村集體年可增加收入110萬元。截至目前,明集鎮6.1萬畝耕地,已經流轉5.7萬畝,土地流轉從面上基本完成。大量農村土地成為可以流動的生產要素,帶來了新的動能,催生了一大批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為該鎮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和活力。
焦橋鎮牛家村規劃建設新社區,舊村整體復退新造耕地540畝,置換建設用地指標260畝,獲取上級資金1.3億元用于社區建設。去年,全村14棟樓房全部建成,村民整體搬遷,迎來了嶄新生活。村里將2000畝耕地進行流轉,每年可給村里帶來28萬元的收益。牛家村計劃利用村內現有資源,規劃建設牛家村農業生態文化產業園,圍繞袁紫蘭后花園內的重點保護文物太湖石、舊村古樹風情、民間傳說等人文內容,精心打造八大特色生態農業文化旅游區。
土地流轉的穩步推進,破解了村級集體增收難題,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了新動能。鄒平縣以村莊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文明村創建為切入點,積極開展村內道路升級改造和村容村貌“三清”、“五化”治理。既不“涂脂抹粉”,又不大拆大建,而是依各村特色還原鄉親、鄉情、鄉景,引導各村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挖掘各村傳統農耕、人文歷史等文化資源,打造獨特的村莊主題,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一村一特色,風格獨立、鮮明的美麗鄉村。同時,大力推進文化家園建設,以“鄉親、鄉情、鄉愁”為主題,深入挖掘片區內革命歷史文化、鄉風道德文化和農耕民俗文化,打造黨建教育基地,建設農耕民俗、家風家訓等主題廣場,構建起特色鮮明的農村文化陣地。目前,已有30多個村已經成為美麗鄉村“樣板區”、村級增收“試驗區”、現代農業“示范區”、鄉村文明“引領區”、基層建設“先行區”。
依托現代農業、美麗鄉村,鄒平的“新六產”也風生水起。碼頭、臺子、孫鎮、九戶等北部沿黃、平原鄉鎮,因勢利導,積極培育各類采摘園、生態園、觀光園,打造包裝黃河沿岸、萬畝棗園、十里荷塘、無花果園、海棠園等風格各異、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觀光線。好生花卉、黛溪黃山水杏與旅游結合,加快一三產業融合,形成“新六產”增長點。